
讯息内容
为迎接2025年「浯岛迎城隍宗教文化观光季」,金门县文化局特别策划一系列传统艺术活动,期望透过民俗表演传递文化内涵,并激发民众对本土信仰与艺术的认同与参与。此次重磅邀演来自屏东的上西园掌中剧团,精心演出剧目《风狮爷捉虎记》,将於5月6日至8日,分别在浯岛城隍庙、金门外武庙与北镇庙三地盛大演出,邀请所有喜爱传统戏曲的乡亲朋友,一同走入布袋戏的魅力世界,见证风狮爷的神勇与文化信仰的深刻力量。
本次演出剧码《风狮爷捉虎记》由上西园掌中剧团原创编制,剧情结合金门民间信仰中风狮爷「镇风制煞、护境安民」的传说,并融合生态环保理念,诉说自然与人类间的张力与和解。故事描绘因人类长期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导致动物栖地消失,一只虎妈妈为了保护幼子与族群,毅然下山警示人类,引发村民恐慌。百姓求助於风狮爷,风狮爷受命出征,在山林中与虎妈妈正面交锋。然而在对峙中,虎妈妈吐露心声,风狮爷得知真相后,现身村民面前,谆谆告诫人们:唯有尊重大自然,珍惜地球资源,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安身立命之地。整出剧透过生动剧情与深刻寓意,将「信仰」与「环保」巧妙交织,极具教育意涵。
该剧由擅长融合传统掌中技艺与现代议题的上西园掌中剧团制作演出,剧团多年来致力於掌中戏的创新与推广,不仅屡获文化部、国艺会与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等单位补助,更於国内外各大艺术节中崭露头角,荣获云林国际偶戏节金掌奖等殊荣,展现其艺术实力与文化价值。
剧团由团长邱文科领军,邱团长自幼浸淫於掌中戏文化,从小便随父参与高屏地区各大庙会演出,并於青年时期拜入祝安掌中剧团陈正义团长门下,成为小西园第四代弟子,后在太师父许王艺师的勉励下,创立上西园掌中剧团。他一方面坚守传统技艺,另一方面积极导入现代主题与舞台美学,让布袋戏脱离过往的「庙口限定」印象,进一步走入校园、社区与剧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认识与喜爱这项珍贵的无形文化资产。
《风狮爷捉虎记》不仅是一场戏,更是一堂兼具教育与省思的环境课。剧中角色设计充满象徵意义—虎妈妈代表自然的警示、村民象徵人类的无知与恐慌,而风狮爷则是正义与智慧的象徵,引导众人从恐惧走向理解与共生。透过戏剧铺陈,观众将在欢笑与惊叹中,重新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这场演出特别强调「寓教於乐」,从偶戏造型、场景设计到音乐配乐皆用心制作,并采用低碳灯光设备与可回收材质道具,实践剧团一贯的环保理念。希望让观众不只看见一出好戏,更能从中领会「环境保护不是远在天边的议题,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常责任」。
作为「浯岛迎城隍宗教文化观光季」的重要活动之一,《风狮爷捉虎记》不仅展现传统信仰中风狮爷的护民形象,也让金门在地文化透过艺术形式被重新诠释。选址於三座极具代表性的庙宇—城隍庙、外武庙与北镇庙,正是希望让民众在熟悉的信仰空间中,更贴近掌中戏的文化脉络与精神价值。
金门县文化局表示,本次邀演上西园掌中剧团,正是看重其在传统技艺上的扎实根基与创新精神。透过《风狮爷捉虎记》的演出,不仅希望吸引更多年轻族群亲近布袋戏,也希望引发全民对生态保护的深层反思,让民俗信仰不再只是形式,而成为融合艺术、教育与公民意识的文化力量。
三场演出时间与地点如下:
5月6日(周二)晚上7时—浯岛城隍庙戏台(首演)
5月7日(周三)晚上7时—金门外武庙
5月8日(周四)晚上7时—金门北镇庙(压轴演出)
这场别具意义的演出,适合阖家观赏,从长者到孩童皆能从中获得感动与启发。金门县文化局诚挚邀请各界乡亲、艺文爱好者、学校单位及亲子家庭,一同参与这场结合信仰、艺术与永续理念的文化盛事,见证风狮爷的神威与布袋戏的千年魅力。
(资料来源:金门日报)
本次演出剧码《风狮爷捉虎记》由上西园掌中剧团原创编制,剧情结合金门民间信仰中风狮爷「镇风制煞、护境安民」的传说,并融合生态环保理念,诉说自然与人类间的张力与和解。故事描绘因人类长期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导致动物栖地消失,一只虎妈妈为了保护幼子与族群,毅然下山警示人类,引发村民恐慌。百姓求助於风狮爷,风狮爷受命出征,在山林中与虎妈妈正面交锋。然而在对峙中,虎妈妈吐露心声,风狮爷得知真相后,现身村民面前,谆谆告诫人们:唯有尊重大自然,珍惜地球资源,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安身立命之地。整出剧透过生动剧情与深刻寓意,将「信仰」与「环保」巧妙交织,极具教育意涵。
该剧由擅长融合传统掌中技艺与现代议题的上西园掌中剧团制作演出,剧团多年来致力於掌中戏的创新与推广,不仅屡获文化部、国艺会与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等单位补助,更於国内外各大艺术节中崭露头角,荣获云林国际偶戏节金掌奖等殊荣,展现其艺术实力与文化价值。
剧团由团长邱文科领军,邱团长自幼浸淫於掌中戏文化,从小便随父参与高屏地区各大庙会演出,并於青年时期拜入祝安掌中剧团陈正义团长门下,成为小西园第四代弟子,后在太师父许王艺师的勉励下,创立上西园掌中剧团。他一方面坚守传统技艺,另一方面积极导入现代主题与舞台美学,让布袋戏脱离过往的「庙口限定」印象,进一步走入校园、社区与剧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认识与喜爱这项珍贵的无形文化资产。
《风狮爷捉虎记》不仅是一场戏,更是一堂兼具教育与省思的环境课。剧中角色设计充满象徵意义—虎妈妈代表自然的警示、村民象徵人类的无知与恐慌,而风狮爷则是正义与智慧的象徵,引导众人从恐惧走向理解与共生。透过戏剧铺陈,观众将在欢笑与惊叹中,重新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这场演出特别强调「寓教於乐」,从偶戏造型、场景设计到音乐配乐皆用心制作,并采用低碳灯光设备与可回收材质道具,实践剧团一贯的环保理念。希望让观众不只看见一出好戏,更能从中领会「环境保护不是远在天边的议题,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常责任」。
作为「浯岛迎城隍宗教文化观光季」的重要活动之一,《风狮爷捉虎记》不仅展现传统信仰中风狮爷的护民形象,也让金门在地文化透过艺术形式被重新诠释。选址於三座极具代表性的庙宇—城隍庙、外武庙与北镇庙,正是希望让民众在熟悉的信仰空间中,更贴近掌中戏的文化脉络与精神价值。
金门县文化局表示,本次邀演上西园掌中剧团,正是看重其在传统技艺上的扎实根基与创新精神。透过《风狮爷捉虎记》的演出,不仅希望吸引更多年轻族群亲近布袋戏,也希望引发全民对生态保护的深层反思,让民俗信仰不再只是形式,而成为融合艺术、教育与公民意识的文化力量。
三场演出时间与地点如下:
5月6日(周二)晚上7时—浯岛城隍庙戏台(首演)
5月7日(周三)晚上7时—金门外武庙
5月8日(周四)晚上7时—金门北镇庙(压轴演出)
这场别具意义的演出,适合阖家观赏,从长者到孩童皆能从中获得感动与启发。金门县文化局诚挚邀请各界乡亲、艺文爱好者、学校单位及亲子家庭,一同参与这场结合信仰、艺术与永续理念的文化盛事,见证风狮爷的神威与布袋戏的千年魅力。
(资料来源:金门日报)